抬脚就能找到法律服务 湘湖司法所成为商户身边的“定心丸”
2025-09-27 16:50:51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迅 | 作者: | 点击量:11202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霞 通讯员 邓慧 王慧

秋分至。又是一年丰收时。长沙市芙蓉区三湘南湖大市场内人潮涌动。目之所及。满是琳琅满目的家电、建材、家具、五金、汽车用品。

与市场的繁忙相呼应。位于市场党群服务中心的湘湖司法所内。所长肖鸿茗正梳理着当日工作清单。细致核查昨日服务台账。

这个特殊的司法所。承载着不一般的使命:它服务的区域聚集着近3000家企业、7000余户个体工商户。涵盖汽配、家电、建材、5G产业园等多个业态。年交易额超百亿元。是芙蓉区商户最密集的商贸枢纽。

两年前。长沙市芙蓉区司法局精心谋划。该司法所从街道办公楼迁至市场腹地。由此成为全省首个扎根商贸一线的专业化商事法律服务阵地。从“坐堂办公”到“靠前服务”。这一挪步。为这片商贸沃土筑牢了法治基石。

法律服务扎根市场前沿

见到记者。肖鸿茗便热情地介绍起来:“过去商户遇上纠纷。得往两公里外的街道办跑;如今出了门店。抬脚就能找到我们。”

这一变化源于新落成的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市场管理方特意腾出200平方米的商铺。我们就把这里打造成了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变身为商户身边的法律服务站。”肖鸿茗补充道。

走进湘湖司法所大门。坐班律师接访、市场监管案件受理等窗口便映入眼帘。展架上的《湘湖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合同签署注意事项》《民法典典型案例分享》等宣传手册整齐排列。各项服务规范与流程一目了然。

每天上午9点。湖南人和律师事务所、湖南天楚律师事务所指派专业律师。轮流来到接访室值班。

“刚刚帮一个承包店面的商户拟定转让合同。规避原店主可能带来的一些法律和经营风险。”值班律师王身豪指着工作登记表说。

在湘湖司法所。商户不仅可以前来咨询各类法律问题。工作人员还每月上门走访商户。了解法律需求和排查矛盾纠纷。以及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

“常见问题集中在货物交接不规范、用工手续不全等方面。” 肖鸿茗解释。不少商户交接货物仅写简单白条。雇佣临时工未签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难以维权。

家电配件商户李某对此深有体会。“都是熟人。没想过交接货物得留规范凭证。”不久前。长期在他店里拿货的合作伙伴欠下近万元货款后失联。翻查单据才发现对方连地址都没留。

为破解这类难题。司法所联合律师团队设计了标准化货物交接单。还定期开展合同签订、债权保护等专题培训。帮助商户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合同纠纷调解现场。(资料图)

据统计。自中心成立以来。工作人员走访企业商户2300余家。为企业提供合同、劳资、租赁等方面的专项体检。审查合同247份。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湘湖司法所还联合长沙市公证处推出“知识产权质押公证”。已为23家企业获得贷款1200万元。湘湖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也被纳入《芙蓉区2023年“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试行)》中提升涉企法律服务的专项内容。

从纠纷化解到风险防控

市场经营中。矛盾纠纷在所难免。而专业矛盾调解正是湘湖司法所的核心职能之一。

过去。商户遇纠纷往往陷入两难:要么报警处理。要么找市场管理方协调。更多时候因缺乏有效解决途径只能不了了之。

如今。司法所提供的专业调解为商户增添了可靠选项。从口角争执到合同争议。专业调解员的介入让矛盾化解更高效公正。“有困难找司法所”已成为市场商户及从业人员的共识。

今年5月。三湘家电城某公司的3位股东因经营理念分歧引发股权纠纷:占股40%的李某提出收购另外两位股东手中的股份。但双方在收购价格确定及经营期间责任划分上存在争议。最终申请调解。

贾某、张某二人各占股30%。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股权价格和经营业务的法律风险责任划分。

李某认为自己实际未参与经营管理。历年来贾某和张某作为一致行为人得利较多。应该在出售股权时让利并承担之前经营业务的法律风险;贾某和张某认为目前公司运营情况良好。股权出售价格应该提高估值。且股权出售以后公司的问题应该全部由新公司承担。

湘湖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调解员和值班律师对双方当事人详细分析讲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和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经过多轮调解。双方于7月15日最终达成收购协议。涉及金额240余万元。

陈女士走进湘湖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时。眉头还拧着疙瘩。她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年期劳动合同。谁知合同没到期就被单方面辞退。公司不仅拖欠工资。连养老保险也没按规定缴纳。几番协商都没个结果。

值班律师耐心听完她的叙述。一边梳理时间线。一边指导她整理证据维权。让陈女士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收到了劳动保障部门的回复。最终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是正道。湘湖商事法治服务中心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陈女士感慨。

数据显示。湘湖司法所2025年受理调解商事纠纷案件125起。占比总案件量51.9%。成功率95.4%。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让市场主体发出更多声音

企业的真实呼声。直接反映着市场主体在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与改进指南。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为了更直接、高效地捕捉企业诉求。打通行政执法与市场主体间的沟通壁垒。湘湖司法所积极行动。为相关商会及商户申请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并协助推荐行政执法监督员。

“这样不仅可以让企业的声音更顺畅地传递到行政执法环节。更能通过常态化的监督机制。推动行政执法行为更贴合市场实际需求。”肖鸿茗表示。从源头上减少因政策落地偏差引发的经营困扰。可为优化营商环境筑牢双向互动的坚实桥梁。

实际上。湘湖司法所还是省司法厅和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2024年5月。《长沙市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调研座谈会在这里召开。市场物流商户代表提出的“优化货车通行时段”建议被直接写入草案。

“我们不是简单收集意见。而是把立法征询变成普法课堂。”肖鸿茗表示。每次讨论草案前。先请律师解读相关法律条文。“如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时。我们组织了5场专题座谈。商户们在提意见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依法维权。”

这种“立法+普法”的创新模式。让基层智慧真正融入法治建设。自2023年底成立以来。联系点收集意见建议117条。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1条建议被正式采纳。从解决一个个具体纠纷。到搭建起常态化法治服务网络。湘湖司法所把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把司法所从街道办公楼迁至市场。把法律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市场最前沿。就是要让商户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便捷的法律帮助。让大家能更安心地搞经营、谋发展。”芙蓉区司法局局长谢丽梅表示。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商贸沃土上。法治正成为最好的“营商名片”。让企业、商户的创业路走得更稳、更远。

责编:李迅

一审:艾京昆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